昆士蘭當代藝術館
在四月底,我離開待了半年的Hervey Bay與Fraser Island,終於去到城市,布里斯本(Brisbane)。關於布里斯本一週的旅遊,那時就是逛逛皇后街(Queen street),觀光行程龍柏動物園(Long Pine Zoo)、摩頓島(Moreton Island)摸海豚、衝浪者天堂(Surfer Paradise),參觀賭場,逛南岸公園(South Bank)市集等,走遊客路線。
旅遊結束後也開始找工作,閒暇之餘到美術館參觀,在抵達之前早已查好昆士蘭最負盛名的美術館−QAGOMA,是結合Queensland Art Gallery與Gallery of Modern Art兩部分。
(開放時間:平日10:00-17:00,週末9:00-17:00,畫廊免費開放,特展收取門票
(Saira Wasim, Pakistan b.1975
Lamentation of innocence (Genocide) 2005
Gouache on artist board)
(徐冰,1955年生,天書)
由於此館具有前瞻性眼光,收藏不少亞洲藝術品,成為亞太地區當代藝術的一大助力,像是最著名「亞洲太平洋當代藝術三年展(Asia Pacific Trienneial of Contemporary)」活動,在2013-2014年間為蔡國強舉辦的特展《蔡國強:歸去來兮》,展出《遺產》與《撞牆》,作品引出自然環境議題深思。而在博物館領域,前幾年QAGOMA也追上歐洲國家超過百年歷史的各大博物館、美術館,於商業藝術期刊(The Art Newspaper)統計參觀名次上排列第12名佳績。(資料來源:http://www.roc-taiwan.org/ct.asp?xItem=280109&ctNode=11443&mp=211)
在Queensland Art Gallery區塊,Gallery 1,2始終留給當地原住民藝術,不同時期也會更新不同主題展覽,其餘部分則展出「亞洲太平洋當代藝術三年展(APT)」亞洲藝術家作品,由此可見身為西方人種的澳洲,地理位置處於亞太地區,擁抱亞洲文化並融合貫通亞洲藝術,因此在澳洲總是感受能世界一家的親切感。
其中,在Gallery 6展出的Pursuit of Venus,是由紐西蘭藝術家Lisa Reihana所作關於法國Cook船長兩百多年前拓展版圖的動態壁畫。由於投影在四面牆寬的螢幕上,裡頭人物各自上演小動作戲碼,整個壁畫不斷往左轉動,看似消失往右卻持續有新的故事,Lisa Reihana希望大家能因此作有所反思:“There are over 65 vignettes in this work, hopefully everyone in the audience will have something they can relate to, ponder on or at least be left with a sense of wonder.”
(作品與作者網站:http://www.inpursuitofvenus.com)
我住在市區的期間正好是美國電影導演David Lynch的特展《Between Two Worlds》,展出他獨樹一格奇幻、詭譎氛圍的創作,由於身兼編劇、製片、作曲、攝影師,作品包含畫作、攝影、裝置藝術、短片與音樂,沒有過多文字介紹,而是以整體渾厚的黑暗讓觀者深切體會他的內心想法。
就讀美術學院時,David Lynch就已經嘗試複合媒材創作,且認為平面圖像已不能滿足他,開始繪製短篇動畫。從他不同時期的創作可以看出一貫驚悚風格,題材上卻有不同重心,當中不乏較為知名的幾部短片,讓人印象深刻。
《字母》(1968)是緣起於他妻子Peggy的姪子所作惡夢,片中由字母拼湊出詭異卻淒美的場景,然而字母開始流血、變形轉換成人體器官,背景音樂不斷朗誦A,b,c配上女兒的哭聲,之後妻子Peggy扮演全白似鬼的女人在一個黑色房間唱著字母歌,吐血而終,真真實實呈現噩夢形象。
《兔子》(2002)場景在一個客廳裡,類似舞台劇,劇情全在同個空間上演。演員戴著兔子頭於房間進出,簡短的對話,好似沒有邏輯,卻可以拼湊著呼應一些嚴肅話題。而最後兔子爸爸也道出牠想知道牠會是怎麼樣的“人”?“I wonder who I will be?”
人的內在本來就有陰與陽,黑暗面並非不合理的存在,David Lynch用他自己的語言藉由藝術創作傳達給觀者,要用怎麼樣的眼光去欣賞,我想這便是接收者每個人的智慧了。